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红薯粉工坊(1/3)

作者:桃符
“帝企鹅,恐怖如斯啊。”

李朝生给谷子介绍帝企鹅的经历,这越说,李朝生越觉得可怕,好一个帝企鹅,手握流量与现金流,无往而不利。

谷子也瞪大了眼睛,明显是震惊到了。

二人溜溜达达往前走,很快来到了前面,前面卖吃,卖喝的更多,几个人吃喝一顿。

谷子不由感慨:“一年前我还觉得西安城繁华无可取代,现在咱们蓝田的繁华程度,仅次于西安城,过几年恐怕便不输西安了,这些都是旅长您的功劳啊。”

这句话不是恭维,而是真情流出,身后的几个警卫员也都一脸认同,这一年完全是在李朝生的英明调度之下,才完成了由灾荒之年到如今盛世一般的转化。

人心都有一杆秤,谁不知道这里面的深浅呢。

一行人一路向前,许许多多,认识的人跟李朝生行礼,李朝生一一回应,尤其是街道上新盖起来的许多灰色的二层小楼,这些都是本地富户的产业。

也算是李朝生的一种利益交换,李朝生需要他们的土地,需要他们把地租全都从以前的五成,降到现在的三成地租,未来李朝生还希望再降下来一成,两成地租才是李朝生想要的。

而作为富户,他们没了土地收益,李朝生就变着法的让他们经商,让他们的金钱可以流通起来,带动整个蓝田的经济发展起来。

毕竟,银子不流通,那就是一堆金属,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体现他的货币属性,才能带动百姓的生产力,财富是怎么诞生的,财富是百姓们奋斗出来的。

而钱就是能够调动百姓积极性的催化剂,如果失去百姓的奋斗,那么钱就毫无意义。

李朝生来到这个世界好几年了,明白一个道理,做事一定要因地适宜,不能做太过跨越的事情,无产阶级,李朝生想要完成的转化,不过李朝生发现在这个世界很难。

也没有成功的土壤,再说地主就不是人了,除了少数剥削的太狠的,其余能改造就尽量改造,把他们利用起来才能最快的提升自己的实力。

蓝田县现在这个模式就不错,地主把土地上的利益让出来,李朝生给他们商业上的支持,土地利益给了百姓,百姓手里有了余钱,就有了购买力,这时候地主又可以把钱赚回来,同时李朝生又能给地主收商业税。

什么?崇祯皇帝不允许收商业税。

哦,那没事,咱们收的不叫商业税,咱们收的是进城税,商铺管理费,城市道路整理费,巧立名目,收个税还不容易。

至于商业税,咱们只字不提,响应朝廷号召,决不收商业税。

这没毛病吧?

商业税,不得不说,一个国家不收商业税,那纯属脑残,蓝田县现在商业才刚刚起步,可是收上来的商业税已经有全县总税收的三分之一了,这要是彻底发展起来,跟农业税收相持平绝对没问题,甚至能够远超农业税。

到最后,如果经济真的发展到那个地步,甚至可以不收农业税,就比如真实世界,农业税就在2006年一月一日正式取消了。

这是一个社会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李朝生向往的目标。

蓝田县就这样被李朝生盘活了,诺达的蓝田县开启了自己的商业时代,不过在众多商业中,李朝生却控制了最关键的几个点,盐铁不用说了,国家规定,朝廷专卖,其次李朝生控制了粮食,现在蓝田最大的粮店是李朝生的。

并且李朝生成立了粮食局,主要负责分发粮票,同时给全县所有私人粮店配发粮食,统一标价。

大体可以看成,全县所有的粮食店,都是粮食局的分店,李朝生所有蓝田粮店是直营店,而其他粮店属于加盟店,不过货物由总店配送。

商业发展,民间,继续修水渠,种粮食,现在蓝田一半的土地都种上了玉米与土豆,这两种粮食的高产,让县里的人有了很高的认识。

而对于这两种作物,李朝生经过很长时间的寻找,才在现实世界寻找到了没有转基因的原始玉米种。

这种玉米种好处就是可以自己留种,不需要依赖进口玉米种子,缺点也很明显,产量比进口的玉米种子差了很多。

不过不要紧,就算这些可以留种的玉米种子产量略低,可是这产量在这个明末世界也算是高产。

这个玉米种被李朝生种在了汤沟镇自己的那片土地上,为的就是留种。

这不留种不行啊,这未来地盘大了,玉米种的多了,全种高产的玉米种子,将来光运送种子也的把自己累死啊。

而这些个高产的玉米种都是经过阉割的,第一代长得棒子大,玉米粒多的,可是第二代,第三代,那真是产量感人。

一个大玉米棒之上,长二十几个玉米粒,怎么一个凄惨了得啊。

所以李朝生找到了原始的玉米种子,将来可以统一种这种玉米种子,这样就不用自己来回倒腾玉米种子了,不过现在这玉米只在李朝生汤沟镇的玉米地里播种。

而那片地李进理看了几次,一脸的不乐意,这玉米长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