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0章 海军格局小了(2/2)

作者:遥远
了废纸,第二条好不容易开工,因为美国厂商断货,我们还得到处找替代品。”

这就是注明的052a型导弹驱逐舰了,该级舰只有两艘,分别是112号、113号,前者装备了美制的lm2500燃气轮机,后者则使用了乌克兰提供的替代品,这两艘舰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机库前端有一座尺寸巨大的对空搜索雷达,在雷达系统小型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当时,这是落后的象征。

曾有分析认为,美国海军伯克级驱逐舰在三百公里之外就能发现052a导弹驱逐舰,光是那具尺寸巨大的对空搜索雷达的反射面积就相当于一条船了。

提起往事徒有唏嘘,但也让华夏人深刻认识到,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华夏人要自力更生发展。

钟卫国收回思绪,注意力放在了姚远撰写的草稿上,道,“你建议把当前规划的5000吨驱逐舰改为护卫舰,再新增一型满载排水量8000吨的驱逐舰,步子是不是太大了?”

“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就进入二十一世纪了,老一辈十五年前就为我们制定了发展规划,诚然,这个过程出现了难以逆转的国际形势,不过我们现在无论是建造能力还是技术能力,都比十五年前有一个巨大的飞跃。”

姚远喝了口汤,道,“现在就改规划,5000吨护卫舰和8000吨驱逐舰同时开始研制,两年之后完全可以开工建造,最多一年就能下水,再有最多一年就能服役,到2002年,海军起码有两条先进的驱护舰,不至于像现在这样靠112和113两条满载排水量不过4200吨的驱逐舰撑场面。”

他的建议能不能出现在有决策权的案台上,完全取决于钟卫国。钟卫国的官职不大,既决定不了经费也决定不了型号,但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想到这里,姚远说,“老钟,咱俩认识快七年了吧,我记得当初我第一次去东欧,那一次我走了大运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赚了二十多亿美元,你应该知道,如果当初我把这笔钱投入到事业发展中去,春风集团的规模起码是现在的两倍以上,但是你一开口我就全拿出来了,当时我是顶住了巨大压力的,当时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俞永安,为这事他差点跟我分道扬镳。”

摇了摇头,他说,“当时我表现得不慌不忙,没有老俞我照样能把外贸做下去,其实我心里慌得一比,老俞做外贸有一手,很有领导能力,永安集团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他是首功。”

钟卫国很有感触,他知道姚远说的是心里话,说到底姚远本质上是有理想有信仰有强烈爱国情怀的年轻人。

“阿远,我完全明白,我当然会把你的建议整理出来递交上去,可是我不想你的建议到了上面过一过就进了档案室里束之高阁起来,咱们得想个好点的办法。”钟卫国说。

姚远沉声说,“是啊,是要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埋头吃饱了饭后,姚远刚刚点了一根烟抽起来,就听见钟卫国微微倒抽着凉气说,“按照你的设想,华夏海军到2010年要建设成为拥有2艘航母、6艘万吨驱逐舰、18艘防空型驱逐舰和18艘导弹护卫舰的蓝水海军,初步具备远海作战能力。”

“从现在算起,需要在12年之内完成。以这个建设目标为指引,这些舰艇需要在五年之内完成设计和开工,平均每年需要下水至少3艘才能达到基本要求……”

钟卫国苦笑着摇头,问,“你觉得这可能吗?”

姚远反问,“你觉得不可能吗?”

钟卫国愣住了,叹气摇头,“我不知道。”

“如果知道,那就不是未来发展规划了,而是要马上执行的造舰计划。我把这次船东订货会全搅乱了,有将近五百万吨的船舶订单落在我的手里,如果不能如期交付,违约金会让方向造船破产。我为什么要这么干,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阻止川崎重工和大连造船的合作,为海军未来的发展提前预留了足够的建造能力。”姚远沉声说。

钟卫国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默默点头,慢慢把草稿装进了文件袋里,忽然说,“或者可以组织一场学术讨论会,邀请国防领域的专家们对海军装备发展进行一个充分的讨论……”

闻言,姚远的眼睛慢慢亮起来,这不就是很好的办法吗?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