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5章:粮食危机(1/2)

作者:尘下散人
“不给,这粮食儿臣还准备留着发粮票呢,都送到北边去了,好几个公司数万人吃什么,百姓存在钱庄里面的银钱还准备用粮票换呢。真要是这些公司全都倒了,波及的可是整个北方。”

听到赵祯的请求后,赵昕直接拒绝了,上次医药公司被赵祯掠夺成那样,赵昕一直记着仇呢。更何况,赵祯空口一句,就想要现在连黄金都换不到的粮食,这不是做梦吗?

赵祯神色严肃起来,道:“你粮仓里的粮食足够你治下所有人吃半年了,而河北灾民可是天天饿着肚子,你身为太子,于心何忍?”

几年熏陶下来,赵昕早已对这些言语没有半点感触,道:“父皇若是当真担心这些灾民吃不饱,就应该下力度削减冗官,减少开支。张贵妃宫里蜜桔时时刻刻都有,父皇不觉得有些浪费吗?”

赵祯脸色一紧,道:“少给我说张贵妃的事情,再怎么说也是你长辈,何时轮得到你这个小辈教训。”

赵昕回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便是耗尽天下财富,也补不全这个亏空。父皇若是当真一意孤行,一应粮食尽可运过去。”

随着赵昕权势逐步扩张,他和赵祯的冲突也不是第一次了,很多时候都是赵昕自己打拼出来的,和赵祯没有多少关系,赵祯想要限制都不容易。

“岭南之地粮食可一年三熟,眼看着新粮又将北运,足够你之后用取。况且粮票之外,还有布票,不说粮食,织造公司产布也足够你发放了。”

打听地还不少,赵昕依旧不愿松口,道:“纵然有布票,也比不上粮票。”

“韩绛他们到岭南也有好几年了,磨勘也到了,朕想着将他们调回来,你看如何?”

眼下便是由韩绛等人负责南北船运的事情,赵祯以为靠这个能够威胁到赵昕。

赵昕道:“迁黜之事,在父皇一心。只是岭南那船厂是东宫出钱修的,可不要派去蠢官给搞得乱糟糟地。还有南北船运开通日久,南粮北运,北布南下,养活数以百万计的百姓,若是停了也不好。”

赵祯眉宇紧皱,儿子翅膀硬了也不好,“这么说,你是一粒粮食也不愿意出?就是想要眼睁睁看着百姓活活饿死。”

这顶大帽子赵昕如何禁受得起,道:“只要父皇准许河北百姓养羊,儿臣立马将粮食运上去,送与百姓渡过荒年。”

“百姓养不养羊是他们自己的事情,朕几时妨碍过他们?”赵祯有些大惑不解。

说起这个赵昕就是一头怒火,“自河水改道以来,泛滥多地,田土多荒芜,不适合耕种,正适合放牧牛羊。朝野一群蠢材说什么养羊乃蛮夷之行,一直压着不让百姓养羊,怎么,羊肉不能吃吗?还是羊毛不能卖!一群人整天只知道人云亦云,不食人间烟火,何不食肉糜,自以为爱国,实则都是一群蠢材!”

河北秦汉以来就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宋初也是汴京的重要粮食来源。只是在气候变冷的大背景下,农耕游牧线南移,一些地区就已经不适合耕种了,黄河改道更是加速这一趋势。

赵昕一直想要推广绵羊养殖,一方面自然是收集羊毛当做原材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绵羊养殖能够提供肉类,弥补粮食亏空。

本来好好的建议,在一群蠢货的抵制下,愣是没有推广开来,因为太平院学子出身都是开封府地界,所以开封府这里推广地还可以,但是出了开封府,其他地方推广绵羊养殖,真的是难。

赵祯想不到赵昕的反应会这般激烈,道:“朕知道了,会吩咐下去的。这般你可满意了,愿意北上运粮否?”

赵昕直言道:“在此事上继续作乱,胡搅蛮缠之人,一律革除功名,为官者就地免官。”

赵祯迟疑了一会儿,终究是粮食为重,道:“朕准了。”

“这般儿臣便只有最后一个要求。”赵昕起手道。

“你怎么还有要求,莫要得寸进尺!”赵祯有些不满。

“此番送粮,为防止贪官污吏侵吞,一律以人头数发放粮票。”

赵祯被赵昕这个请求给气笑了,“便是按照人头数发粮票又能够如何,军中空饷你不知道吗?军队尚且如此,百姓流离星散不定,你如何能够保证按照人头发放。”

赵昕淡淡道:“此事便不劳父皇操心了。”

“行,朕只要你把粮食送过去就行,其他的朕也懒得问了。”和赵昕斗智斗勇,赵祯也是心烦意燥,事情结束之后便让赵昕退下。

赵昕当然明白以自己眼下的组织水平,根本不可能统计清楚下面百姓具体人数,想要杜绝贪官污吏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之所以要求百姓使用粮票进行兑换,目的其实很明确,使粮票成为法币,一旦百姓使用粮票进行交易,则自己掌控下的刻印店就相当于中央银行。

河北粮食已经涨到北方地区均价的五倍,一方面是因为粮食的确短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大量的投机商准备赚取这个黑心钱。

从赵祯这边接下这个沉甸甸的担子,赵昕需要保障河北地区至少半年的粮价稳定,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