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1章:两百万贯的天价(1/2)

作者:尘下散人
统计百姓死因,这绝对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翻遍史书,你绝对找不到有任何一个政权统计过这些。

夏商周之时,国家里面还有不少的野人,只有住在城里的才被称为国人,根本就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体系。

秦国奋六世之余烈,让自己变成了秦朝,在统治地区内大范围地推广自己的先进政策,即编户齐民。

秦朝“身份证”上,有身高,有年龄,有相貌,有性别,看起来很完备,但是其主要目的却是为了收税。之后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宋朝更是,别的朝代好歹统计一下总人口,他就统计一下交税的人口,的确节省大量工作量,但是对于国家治理而言,却算不得好事,因为他主动放弃了一些数据。

所以,不需要谦虚,赵昕现在在做的,真的就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头一遭。没有任何一个政权会为了百姓死亡原因,而专门花费精力去统计。

数据内容不能够说丰富,只能够说极其丰富。任何一点,任何一个方面,赵昕洋洋洒洒,写个奏章写到新中国成立都没有问题。

赵昕选了一些普通百姓可能会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不断发了出去。

比如说,平均寿命,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哪些疾病带来的死亡率最高,死亡人数最多等。

不难想象,任何一篇文章发出去之后,都是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因为没有人有赵昕这个数据,哪怕是赵祯。

不同于平常的报纸,这些内容赵昕都是以雕版印刷,务求精美,同时以学术期刊的水平来要求,注明存在的不足等。如此自然价格也更高,目标群体都是中产阶级。

至于普通百姓嘛,他们根本不关心如何得出这个结论,以及这个结论存在哪些问题,他们只在乎结果。而结果赵昕完全可以发在普通的报纸上。

真的不是赵昕有意隐瞒普通百姓,而是他们绝大部分人连最基本的数据分析及溯源都不会,各种妖魔鬼怪,违反常识的话都信。真要开民智,赵昕还是觉得从娃娃抓起来更方便,因为孩童最为天真,接受力也更强。

这些倾注了赵昕大量心血的统计成果,但凡是个正常人,看过之后都知道该怎么做,极其重要。所以在这几天,赵昕在写完了初稿之后,都是要首先送给赵祯看的。

当然,宫中各个娘娘赵昕都给了一份。这同样是一种影响力,至少之后为了实现赵昕自身的愿望,极大概率需要宫中娘娘们捐款,哪怕是不捐,能够借钱也是好的。

百姓平均寿命及去世原因这些内容发出来之后,接下来需要回答的,就是赵昕在六月开学仪式上许下的承诺了。

如何让百姓多活十年?或者五年?

所有人都在等赵昕交出一份规划来,无论是宫中还是宫外。很多人的心中,回想起了赵昕的那句话,此事若成,可比肩尧舜!

赵祯在看过赵昕的心血之后,觉得此事倒也并非全不可为,态度发生了变化,主动喊赵昕过去,语气温和许多。说赵昕若是有何难题,特别是钱银上的问题,可以和他说,内藏库还有不少。

赵昕谢恩,说之后若有难事,一定会请求父皇帮忙。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一点点的争议又算得了什么。相比较于自身的权力,赵祯更希望自己能够名垂青史,被后人不断传颂。

为此,放权给赵昕也是可以的。

得到赵祯的支持后,那种运来天地皆同力的感觉回归,真的是轻松地不能够再轻松。

这一刻,赵昕将蛋糕做大了,吸引来足够的增量弥合皇室内部的纷争。

但是,随着规划的一点点成型,哪怕赵祯并未参与其中,但是以其手段,想要知道其中大致内容为何,则并非难事。

“若是要让百姓寿元多五年,大概要花多少钱?”赵祯问身边一个小太监,正是他负责联络情报。赵祯知道国库情况,不敢直接问十年的,选了个低难度的。

“二,二——”小太监变得有些口吃,甚至说不出这个数字来。

“二十万贯,虽然多,还是可以试一试的。”赵祯抚摸着下巴的胡须,作沉思状。

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太平院诸士子商议的结果,是二百万贯!”

寂静,寂静,还是一片寂静。小太监只能够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吓得浑身颤抖。

久久之后,赵祯才徐徐道:“这也未免太多了些!“

容不得赵祯不抱怨,整个开封府一年的税收差不多是百万贯,医药开支竟然要占据收入的百分之二百,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是,这等盛事,赵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放弃,对小太监道:“你回去问问,五年难以成行,能不能够先考虑让百姓寿元多一年,而后徐徐加之。”

在小太监向赵祯禀报的同时,赵昕同样得到了太平院等人的回禀,看见这个数字的赵昕,心情比赵祯还要沉重。赵祯可以调度国库或是内藏库,特别是内藏库,里面有北宋诸帝数十年积蓄,百万贯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