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8章:福利国家理念(1/2)

作者:尘下散人
等到下方暂且安静下来之后,赵昕才继续道:“当今本朝有三冗,分别是冗官,冗兵以及冗费,三冗之下,使得本朝积贫积弱,在外战之中,屡战屡败!”

“冗官之患,朝臣讥笑其一人在位,一人赴任,又有一人窥伺其位。即便是你们通过了科举,想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非易事,需要等候多年。既然如此,若是想要为民造福,何必走此路!”

韩绛等人听着眉头直皱,赵昕这是想要颠覆以科举制为基础的选官体系吗?莫说是他这个皇太子,便是赵祯这个真皇帝,想要这样做也要被喷死。

赵昕说这些是想要做什么?疯了吗?不要命了吗?

赵昕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他从怀中取出两份黄纸,是那种专门用来写奏章的纸。

赵昕将这两份纸高高举起,道:“本宫手里有两份奏章,一份题目是《延百姓五岁寿章》,一份题目是《延百姓十岁寿章》。”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写这个题目吗?自本宫开办此书院以来的第一日,就一直在筹划此事,而今已两年有余。”

“人生一世,所历之事,无非衣食住行,所为之事,无非为多活几年。秦始皇为长生不老,东入蓬莱,想着求取仙丹,却为方士所骗。其后历朝帝王,皆有此愿,不过痴心妄想罢了!”

“但是,长生不老不可得,延年益寿却是可得。本宫年幼之时,身患痘疮,非宫中名医,更无今日。民间患痘疮者何止一人,若多名医,多良药,可救回多少婴孩性命!”

“此外,风寒风热,不过小疾,百姓苦于无药,多有病死者,若广开药田,可救多少生灵?”

“本宫之意,凡庆历五年入学者,于年末探访汴京城内百姓去世之故。若是缺药少医,则广置良医,多求药物;若因冻馁而死,则多开广济坊,赈济院;若因恶霸欺凌而死,则除恶惩奸,绝不姑息!”

“到时候,若是可让百姓延十年寿,则上此书,若是仅可让百姓延五年寿,则上另一书。”

赵昕说完之后,全场一片寂静,不同于最开始因害怕赵昕权势而产生的寂静,而是所有人都陷入深思的那种寂静。

他们在思索赵昕所言的可操作性。

提高百姓平均寿命,这种事情听着怎么这么不靠谱,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个想法,堪称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

这种东西不是天注定的吗?不是阎王爷账本上的事情吗?官府还能够管这个不成?

但是听过赵昕的详细叙述之后,很多人沉默了,依着赵昕的说法,官府貌似还真的能够管这个!

这么说,真的能够提高百姓的寿命!

自己也是万千百姓之一,自己是不是同样能够多活几年。他们的思路很快跳转到这里,然后,就是集体欢呼。

人生在世,如果能够多活两年,谁还不想多活两年呢?药田广布,药材多了之后,药价自然下降,更多人也就看得起病,不至于自己硬扛。

至于大夫也是同理。

后世欧美为什么医生工资高,百姓看病难,就是因为医学专业设置了极高的准入门槛,类似的还有法学,金融学。

而兔子家医生为啥白加黑累死累活,工资还不如外国同行,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医学生,庞大的供给,直接将看病的成本给打压下去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这自然是一件好事。至于医生工资低而引发的回扣问题及红包问题,这里不做讨论,你们知道就行,事情总是两面的。

北宋年间想要成为大夫,要一步步当学徒,没个十几年别人不认你,培养的成本极高。往往一个师傅就带两三个徒弟,然后师傅还有意无意藏着掖着留一手,根本无法满足普通百姓的需求。

很多乡村地方,就是医药真空,所以不要怪老百姓信仰巫术这些。先进医药文化不去占领,落后的巫蛊之道自然趁虚而入。

其实之后赵昕还准备了不少的说辞,但是很显然,仅仅是这些就已经足够了。

看着所有人欢呼雀跃,赵昕第一次感觉自己为这个时空带来了一些改变。真正做到了为百姓谋福利,为苍生开太平!

来自于后世的先进理念,自然碾压一切。后世早已形成健全体系的福利国家制度,在宋朝只是一些雏形罢了,比如之前提到过的赈济院等地方。

又是养老,又是抚幼,听着和后世养老院,孤儿院差不多。但是事实上,除了汴京,洛阳,成都,扬州这几个大城市外,其他地方的福利机构,只是一块牌子而已。

归根到底,这种事情,需要财政来承担。北宋八成开支是军费,剩下的钱发官员俸禄,赈灾都勉强,哪里来养老抚幼的钱。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北宋福利机构最完善的时期是宋徽宗年间,这个爱好花鸟书法的皇帝,下令将养老抚幼这些事情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政绩。

整个北宋时期的福利机构就宋徽宗年间办得有点模样,只不过,物极必反。因为是考核政绩,所以官员们无比重视,甚至餐餐设置酒肉给孤寡老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