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陆行之舟(1/2)

作者:尘下散人
庆历五年,如果没有赵昕“代父受罪”的表演,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应该是相对波澜不惊的一年。

但是,因为赵昕的横插一手。一国太子公然说百姓对天子不满,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有所改变。

要么就是赵昕胡言乱语,被废去太子之位,要么就是承认这一点,挽回民心。因此,在河北及山西两地,宋朝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裁军。

这两地的主要敌人是辽朝,常备军队都有四十万之多,是一个巨大的财政黑洞。

恰逢去年辽夏战争,辽朝十万对阵西夏一万五千人。耶律宗真(辽兴宗)御驾亲征,臣子建议一举荡平西夏,是以大军浩浩荡荡。

元昊自知不敌,坚壁清野,以逸待劳。又逢戈壁地区风沙漫天,辽朝轻敌自大的结果,便是自身惨败。

事后,元昊归还俘虏及所得,愿意讲和,耶律宗真有个台阶下,这件事暂时就过去了。

辽朝的战败,事实上形成了宋辽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西夏虽然最弱,但是无论是辽朝还是宋朝,都没有一力攻灭或者说短时间攻灭之的能力。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这个平衡过于脆弱。西夏立国,满打满算到现在就七年,想要和宋辽两国三足鼎立,还需要再打几场国战才行。在原本的历史中便是如此。

辽朝战败,整个东亚局势是有利于宋朝裁军的,曹皇后配合着赵祯,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凭借自身的出身及威望,当初在赵祯面前许诺的裁兵五万,最后则是一口气裁减了八万之多。

具体这个过程,赵昕并没有参与,也没有资格参与,个中细节并不知晓,但是半年下来,曹皇后眼角的鱼尾纹,倒是多了不少。

这裁减下来的八万人,究竟是真的八万人,还是躺在兵簿上的幽灵,无从考证,也注定成为悬案。

裁减下这八万人来,究竟给国家省下多少钱银,同样是一个问题,至少赵昕在报纸上没有看见对此有只字片语的提及。

如此,不能不让人猜测,哪怕裁减下军队,但是并没有省下多少军费。

裁兵并不是小事,退役士兵就业问题,军队驻防问题,以及其他一系列补助问题,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哪一个没有处理好,之后发生问题便会提及而今。

此次裁兵,所有人还是将赵昕当做小孩,真正核心的内容,并不愿意告诉赵昕,他便是想要去了解也没有机会。

如此,也更加激发赵昕开创自己舆论帝国的野心。笼罩在权力的阴影下,感受真的太差了。

蛰伏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借着赵祯考察学习进度的档口。赵昕向赵祯提出了一个请求。

那就是报纸不应该仅仅在汴京城内贩卖,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更为广阔的人口,他们同样有获得消息的权利。

农村百姓的精神世界,我们不去占领,其他人就会去占领。自古民变多起于四野,防微杜渐,要重视这个问题。

赵祯眉头微皱,赵昕这句话,自然是没有错的,他只是不放心赵昕又生出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来。若是像之前一样,搞什么代父受罪的把戏,赵祯可禁受不起这个折腾。

是以,赵祯表现地很是平淡,问道:“你准备怎么做?”若是觉得不妥,直接否了便是。

“儿臣准备招纳一批农村孩子为报童,教授以诗书礼仪,由他们负责贩卖报纸!”

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赵祯想了一会儿,应道:“此事朕知道了,自会吩咐下去。”

见赵祯就要离去,赵昕急忙道:“这招纳农村报童一事,儿臣准备亲自下乡一趟,观其家世,闻其品行。毕竟若是招来顽劣之徒,则有害于皇家颜面。”

“你准备亲自下乡?不行!”赵祯发出匪夷所思的声音来,这种小事也需要太子亲自去做吗?干净利落地拒绝了。

赵昕试图挽回,“儿臣之前所闻,皆为城中百姓之言,此番,儿臣愿知晓乡间百姓之言。听听他们对朝廷,对父皇的看法如何!”

“此事无需再议,且先将你的书看完不迟,莫要想这些无稽之事。”显然,赵祯不为所动,留下冷冷的话语,径直离去。

赵昕看着赵祯离去的背影,吐出一口浊气来,这可真是太难了。

自从上次在百姓面前大肆演讲过后,赵昕除了每月见韩绛一次询问学堂情况,就没有出过一次宫。赵祯对他的管控,以肉眼可见地变强了。

赵祯这里说不通,赵昕也不是全无办法,所谓曲线救国,去找曹皇后吹枕边风也是一个办法。

次日,赵昕便对曹皇后说了此事。

曹皇后听完之后,表情与赵祯是一模一样,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平平淡淡,毫无起伏。

曹皇后放下手上的书籍,问道:“告诉娘亲,你这么急着想要出宫是为了什么?”

“想要卖出更多的报纸呀!让农村的百姓也能够知晓天下大事!”赵昕回答道,眼里闪着光芒。

曹皇后微微一笑,饱含深意,这个笑容在赵昕眼中有些恐怖,因为赵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