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9章:劳心者治人(1/2)

作者:尘下散人
关于劳心者治人的观点,还是应该讲得深入一些。

讲故事的话,还是先说背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我们平时所谓三教九流之中,便有一流为农家,农家的代表人物为许行。

许行有弟子几十人,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格而治”,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他们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从楚国来到滕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

许行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使儒家的门徒陈相及其弟陈辛也抛弃儒家而拜许行为师。

这两兄弟拜许行为师也就罢了,竟然还到孟子这边来晃悠,想要拉拢儒家弟子去农家。是可忍孰不可忍,孟子因此而与他们发生辩论。

孟子本身是个辩论大师,尽管对儒家这两个叛徒极其痛恨,但文化人不能够一张口就骂人。

孟子询问这两兄弟,许行是否制造他生活所需的一切事物,社会工农大分工后,这一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陈相不得已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种田可以收获粮食,但是衣服总是要工人制造出来吧。

取得优势之后,孟子抛出了自己那一论点,即劳心劳力一说。

本来辩论到此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孟子没有善罢甘休,在文章里直接骂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

师傅一死你们就背叛师门,真不是东西。这一段估计是孟子弟子加的,真要是孟子指着人家鼻子骂的话,后面内容也不至于出现了。

单看文章主体的话,孟子最终也没有说服人家。

陈相最后道:“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

布和绸长短相同,价钱就一样;麻线丝绵轻重相同,价钱就一样;各种粮食多少相同,价钱就一样;鞋子大小相同,价钱就一样。这当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许子等人已经开始去做了。

孟子反驳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做工粗糙的鞋与做工精细的鞋同一个价钱,人们难道还肯做好鞋吗?孟子反驳之处并没有问题,但是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责农家的想法不切实际,儒家自己的建议则是追述上古,更加不切实际。

《孟子·滕文公上》一共有五篇文章,这一篇属于第三篇,就篇幅而言,差不多占了一半,可见孟子对此二人的怨念。

当然,另外一方面,也可见农家势力之大,自家弟子投靠不说,孟子自己还要花大篇幅辩论。

不得不说,春秋战国时期,真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流派。如墨家是小手工业者的思想代表,杨朱学派代表小土地私有者的利益,而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则是下层农民的代言人。

为了适应汉武帝的集权统治,儒家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虽然地位大大提升。但是另一方面,失去了对手,也使得其思想僵化,最后不得不向佛道二家学习,玩三教合一的把戏。

历史,有些时候,便是如此地神奇,你永远不知道它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于赵昕自身而言,孙复与吕公著力谏的事情,不做也就是了,何必与整个历史潮流作对,没有必要,等到自己掌权之后,再一点点变革不迟。

关于农业,五月其余值得一提的,便是在月末的时候,冬小麦进入了收获季,宫中同样种植有小麦,所以赵昕便去观看收割的过程。

小麦主产地是北方,一直到北宋时期,小麦才成为主食。汉唐之际,许多人都认为小麦有毒性,不宜过多食用,这种错误的想法一直延续到唐末。汉唐时期北方人的主食是黍和粟。

黍的产量远远不如小麦,为什么唐末主要粮食作物发生了改变呢?说起来可悲,当人快要饿昏过去的时候,即便是明知道有毒的东西,也会选择去吃。观音土便是一例。

五代十国的时候由于连年战乱,百姓食不果腹,而小麦以其较高的产量和较稳定的收成吸引了民众的注意。而通过食用之后,明显验证小麦有毒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是以,北宋时期人们对小麦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开始慢慢接受小麦,并且研究出一系列的食物,比如各种面食。

在中国历史上,也不仅仅是小麦一种作物,包括番茄,番薯等许多来自域外的植物,都是百姓在食不果腹的时候,选择尝试后才得以推广的。

后世调侃广东人吃遍山珍海味,在历史上,真的是他们自愿的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