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章 表彰(1/2)

作者:凤溪凰跃
江东四郡历时三月,即宣告平定。

扬州全境由袁氏彻底所掌控。

但这场战争远还没有结束,相反才刚刚开始。

首先,荆州刺史刘表以黄祖为将,携水陆大军共计三万余众,沿汉水南下进入江夏沙羡,遂朔江而上,兵临庐江的重镇皖口,以威逼郡治皖城。

袁军守将黄忠自然知晓皖口对于己军的重要性,故而亦是全力遣军前来防御,凭借少量的兵力牢牢抗住了一波又一波的猛攻。

但兵力的优势却也让战局无比的艰难。

危急之下,黄忠只得一封又一封的加急求援书信差人送往江东报与袁耀,请求增援。

……

随着庐江方面的告急,如今既然已经平定了江东诸郡,袁耀自然不愿在拖延时日,他已经决议要立即派遣主力大军渡江增援。

但临行以前,却也要将江东方面的政务以及民生治理给安排妥当,不然岂不是白费功夫讨伐下来了?

沉思许久,关于稳定江东的合适人选,方才在袁耀的脑海里迅速敲定下来。

调任合肥令刘馥前来坐镇江东。

刘馥,原史上便曾受朝廷诏令担任扬州刺史,那时节,恰逢是袁术败亡,将江淮祸害到民众饥食而“十室九空”的局面。

但就是这样一番惨状,却在刘馥上任以后的十余年不到时间,扬州境内仿佛变了一番景象。

各地俨然重新恢复了生机。

由此,亦来看出来刘馥的确有治理一州军政的才能。

想了想,袁耀提笔在奏表上迅速写下了表举合肥令刘馥为扬州刺史,总督江东四郡的一应政务。

随即,又相继写下其余各郡的郡守任命名单。

以吴景为丹阳太守,孙贲为吴郡太守。

思忖良久,袁耀如是写着。

吴景、孙贲曾据众举曲阿以叛刘繇,以响应己方,若不加以封赏,恐怕后续传出去亦会对袁耀求贤若渴的名声受到极其大的影响。

而接下来的会籍太守,袁耀则是思忖一番后给到了贺齐。

熟悉历史的他,知晓原史上贺齐亦是常年为孙氏驻防于会籍郡,多次讨伐山越而立下战功。

更何况,贺齐还是会籍本地人,以其为郡守,也能迅速稳固后方,收拢人心。

接下来,则是关于以周泰,周瑜,黄忠,邓当,蒋钦,周仓,蒋干,刘晔等麾下文武的封赏。

他尽数一一记录于奏表上。

但在想着孙策时,却不由生出了一丝头疼之色。

一方面,此次平讨江东,孙策亦是立下了战功,不予以赏赐,自然也是说不过去。

但要给何职位才合理呢?

毕竟,孙策不比其他人,此人胸怀大志,直到现在,袁耀也不敢放任孙策独当一面,驻军一方。

想了良久,袁耀还是表举孙策为怀义校尉,随军征战。

他还是决定将其留在身边,随时看护着为好,不与其独当一面创造自立的机会。

待奏表一一记录完毕,袁耀迅速差人送往寿春,呈与其父袁术查阅批复。

安顿好各项事务,袁耀遂再度领诸将以及四万主力军意欲渡江,奔赴庐江境内。

而此时,周瑜则率一支偏师引领吕蒙、邓当,祖郎,徐盛等将向西奔去。

他的目标直指豫章境内与江夏郡毗邻的柴桑屯驻。

此自然是出自袁耀的安排。

袁耀知晓,现在刘表任命了黄祖前来驻军江夏,那日后自然是避免不了与荆州军时常起冲突,甚至发生大战。

那么,在这长江中下游交锋,水军的意义便举足轻重了。

袁耀命周瑜屯驻柴桑的用意已经极其明显,让其屯驻柴桑,一方面负责与荆州军抗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自然是打造战船,操练精锐的江东水师。

自古吴人擅造船,所以奠定了吴地的造船业极其发达。

而一支精锐的水师,则不仅仅需要水师士卒的战力素质过人,还需要配置诸多的精良战船。

很明显,袁耀将此重任交在了周瑜身间担任。

周瑜自然也是清楚袁耀的用心,心下也是憋足了一口气。

此次是他统兵以来,初次独当一面,驻军一方。

他肯定不能令袁耀失望。

……

一切准备就绪。

袁军主力也徐徐分批渡江,开始赶赴庐江。

而就在袁军抵足庐江境内时,信使也在狂奔以后,迅速抵达了首府寿春。

当左将军袁术接到了袁耀亲笔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