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45章 互相包饺子(2/3)

作者:浙东匹夫
,从东西两侧找相对薄弱之处,上太行陡坡绕路南撤。

至于选择留下的人,别的没有要求,也是如果城池不可守,必须放火烧光剩余的东西,然后,我允许你们投降保命,我相信太尉腾出手后可以把张辽忝灭,到时候你们还能恢复自由的。

太尉也保证不会因为这次的投降影响你们将来在军中的积功升迁,只要拖延死战抵抗了,哪怕投降了也是有功之士。”

话已经彻底摊开说到这个份上了,张任麾下的军官略一犹豫、商议,就纷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城内总共三四千正规军士兵,还有两千多运粮的船夫、纤夫。

城内剩余的粮食,计点了一下基本上也是相当于这五六千人口吃两个月的分量。考虑到守军还会吃几天,以及每个士兵至少可以背负半个月的口粮转移。

至于不用背武器的百姓,如果听说“走的时候开仓放粮只要求你们滚越远越好,能拿多少拿多少,拎得动的都归你”,那些穷苦之人怕是每人背两百汉斤走都轻轻松松。所以这样算下来,烧掉一小半粮食也就够坚壁清野了。

一番甄别后,愿意一直留守端氏和想野战突围的,基本上数量差不多相等,张任各从其选。

……

当天傍晚,张辽的先头部队虽然没有立刻发起攻城,但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始安排打造攻城器械、随后凡是投石车零件运到前沿阵地就立刻组装。

第二天一早,城外的张辽部队集结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七八千,估计再有一天就全军到位了。张辽也立刻发起了对端氏县的猛烈攻击。

士卒架着飞梯往上猛冲,建议的撞城锤由数十名士兵扛着上前撞门,端氏的城墙和城门看起来都不坚固,这样的消耗也能让城防逐渐残破、守军疲惫,逐步消耗。

不过,张任还是拿出了他惯用的诸葛连弩,在几处城楼上重点架设形成交叉火力。仅有的两三百张神臂弩,也是重点使用、精密统筹调度,哪儿最危险就到哪边的防线救火,还会组织狙杀张辽一方的督战攻城军官,让张辽一方的攻城节奏很是难受。

如此一来,哪怕张辽目前投入的兵力已经是他的五六倍、未来全军抵达可能会接近他的十倍。但眼下来看,张任人数不足的硬伤,丝毫没有转化为“火力输出不足”。

三四千人就打得有声有色,像是别人至少七八千部队才有的远程火力密度,城头时时矢石如雨。

如此勉力守了一天多之后,拖到七月十六,张辽进行了更猛烈的攻击。新的一天里,张辽军已经紧急集中力量、组装好了最初两台只能投掷七十汉斤石弹的中型杠杆投石机。

虽然投石机数量不多,但对于端氏这种城池,威胁已经很明显了,厮杀到当天下午,已经有些墙段出现了险情,张任得亲自带着敢死队堵口。

他这才意识到敌军也全面普及重型投石机之后,他如果不占据山险要隘的自然地形,只指望小城的城墙城楼防守,实在是太难了。

时代变了呀,李司空发明出来的这种攻城武器,已经问世八年,天下诸侯都会用了。

考虑到张辽在城外已经聚集到两万多人,突围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张任在打了两天硬碰硬的守城战后,就果断选择了突围。

他知道自己再死守,多撑几天还是可以做到的,但太尉交代的任务更重要。

他还临时改了主意,吩咐留下的军官:

“我突围之后,明天天亮前你就可以放火了,然后你们背点粮食能跑也尽量跑吧,总比再多守一天当俘虏好一点。张辽这进攻决心,这不畏伤亡,只要我离开了,你们最多再守一天,没意义的。”

决定突围的部队人数,也因此比一开始的计划临时调整、又变多了些。

当夜二更天,张任亲自带着最嫡系的几百亲兵,都是擅长爬山而且完全不惧走夜路的,反其道而行之,从城东墙外用绳索坠城而出。这些士兵待遇好,平时有吃动物内脏,夜盲问题比较轻微。

张任知道,虽然东西两门都因为朝着太行山而防守不严、包围不如南门密集,但相比之下,东门肯定比西门的敌人更松懈。

原因无他:西面毕竟是刘备疆域的方向,只要能翻山,至少是回到刘备统治区腹地的。而东面是张辽来的方向。

谁会想到张任在刚出城的最初十几里路选择上,会虚晃一枪故意选择往光狼谷突围呢?那不是反而会撞上源源不绝赶赴前线的张辽后军么?

正因为张任的嫡系卫队是第一批突围的,更要选敌人想不到的方向。与此同时,等他们走出半个一个更次之后,只要通过了光狼谷这段路,就可以故意泄露一点行踪。

比如在山上暴露一些火把随后灭掉,让张辽军在那个方向上的瞭望手发现破绽、逐级上报,扰乱张辽的注意力和围堵。

然后,三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