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43章 全球财富管理公司(1/2)

作者:半楼妖风
作为一个名不符实的管理大师,贺正诚一直调整着旗下企业的管理模式,在保证企业活力的同时,不至于失去控制。

弘毅组织结构调整,但几大块业务,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机构证券部门还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内部协同,否则出于放养状态,枝干太多很可能长不出参天大树。

所谓金融科技,很大一部分就是企业的信息化,用互联网代替人力和线下服务,从而减少高成本的线下网点和投资顾问数量。

所以中台战略到这里就有了用武之地,通过整合中后台服务功能、整合流程,消除冗余成本,这还是次要的,既然要做全球财富管理专家,那就没有必要重复投行的老路,而是学习花旗集团,走一站式服务的路子。

将弘毅能够提供的服务细化,将收购回来的各个分公司所拥有的大部分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个服务平台。这其中还涉及到薪酬激励,只有顾及到员工的利益,他们才会为企业这个大平台服务,否则渡过了金融危机,很可能就会迎来大面积辞职。

为了让各大子公司负责人妥协,他也要让出部分权利和收入,可以说2008年最后的这一个月,对他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怎么形容他们做的事情呢?打个比方,先将路博迈,富通资管等公司拆分成一个个模块,然后重新排列组合,

比如成立9大部门代替这些公司:股票研究部、投资银行部、私人财富管理部、外汇/债券部、商品交易部、固定收益研究部、投资管理部、直接投资部和机构股票部。

大致可以认为是2020年摩根士丹利组织架构的信息化改进版本,弱化了投行功能。而且弘毅还会打造一个网上的投资管理平台(同花顺,盈透),投资者可以在这个平台进行股票、期权、期货、外汇、债券、和基金的交易,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上学、就业、旅行、家庭、购房、退休、遗产继承等方方面面的管理的数字化系统(类似蚂蚁金服)。

所以公司人事上也做了一些调整,马雪徵,梁柏涛,梁劲松,赵林欢,杨蕴和依然是核心管理层,袁天发,朱运来,孔哲彦,邓升荣(对冲基金负责人)还有雷曼等三个公司的负责人作为候选。中高层空出不少位置,即是诱饵也是奖励,贺正诚的想法是将收购回来的这3家公司的精华吸收,用不同品牌冲击不同市场。或许会在合适的时候让中金收购弘毅证券,从此专注于财富管理。

至于公司未来的投资方向,早在他们收购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贺正诚也不会傻到别人刚加入,就把所有的底牌亮出来。

“那我们还收不收购友邦保险,还要给他们留位置吗?”马雪徵又问到一个关键问题

从谢世荣成为弘毅的顾问开始,他就在策划收购友邦保险,这个时候放弃,实在太可惜了。

“让弘毅控股收购。”贺正诚言简意赅

弘毅控股公司现在控股了捷豹路虎,健力宝,寰亚集团,联发科,fmg,奇梦达,因为金融危机,股价下跌,现在的资产规模大约1800亿,弘毅持股的市值约1000亿港元;占股在5%以上的有中帼财险,尚德电力,比亚迪,苹果,电讯盈科,英飞凌,中航油,帝国能源,紫金矿业,南方稀土,吉利汽车,弘毅持有股票的估值大约600亿港元。

两者加起来一共1600亿港元,就算打八折也有165亿美元,弘毅集团现在的股价明显被低估了。当然,外部投资人或许有其他想法,假设英飞凌,奇梦达,捷豹路虎破产,弘毅的亏损可能会超过200亿港元。

友邦保险的收购价格大致在300亿美元左右,这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弘毅控股的估值只有165亿美元,要想收购友邦保险,除了现金加股票模式,就只有杠杆收购了。

“伯克希尔哈撒韦模式?”很快就有人想到了这点,aig倒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就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了。

这么一想,似乎真是,全资收购友邦后,弘毅就会有着充裕的现金,这时候不管是投资,还是扩张,都会游刃有余。

“你想成为亚洲股神?”

“别这么说!“

前面一个被成为亚洲股神的是李四叔,人家的兆基财经之前赚了上千亿港元,因为金融危机,缩水了一大半。

“怎么分拆呢?”

“最简单的办法是股东等比例分拆上市。”

这是ebay分拆ayal的模式,ebay的股东等比例持有ayal股票,这种模式方便快捷没有纠纷,就是对母公司不太友好,弘毅集团将不再持有弘毅控股的权益,而且保持了品牌影响力,弘毅控股还需要换一个名字上市。

要么就是弘毅集团控股,成为弘毅控股的母公司,相当于这些资产的控制权还在弘毅集团。

一时之间很难讨论出结果,所以还是回去做事,把事情做好了论功行赏,他们的话语权也会更多。

这就好比弘毅对冲基金的明星经理人层出不穷,关涵畅走了,孔哲彦转型,邓升荣又异军突起,带领的团队盈利超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