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29章 入股大摩(1/2)

作者:半楼妖风
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入股高盛的同时,摩根士丹利也在展开大规模融资,其中东瀛三菱日立最为积极。

本来不想搭理这件事,但中投不希望东瀛企业主导这家公司的未来,希望弘毅出手。而高盛又不愿意给巴菲特类似的条件,贺正诚想了想,问了巴菲特,施瓦茨曼的意见后,以伯克希尔哈撒韦与高盛的合同为模板,和摩根士丹利展开了入股谈判。

相对于三菱需要董事会席位,弘毅只想赚钱,所以是固定10%的利息,也就是不管股价多少按照他们的入股金额支付利息。弘毅愿意给摩根士丹利提供50亿美元,购买不可转换的优先股。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全部资金打水漂,当然还要有其他配套条件,但总的来说弘毅就是大摩的天使。三菱金融集团很难接受这样的条件,所以紧急联系了弘毅。

梁柏涛此时回到香江,和朱运来一起整合雷曼兄弟在亚太的数千名员工,杨蕴和到了欧洲负责捷豹路虎,伦敦机场等业务。梁劲松跑到泡菜国,国民银行因为金融危机要融资,海力士因为半导体芯片价格跌穿成本价而出现巨亏,股价也因此暴跌。

留在米国的有马雪徵,赵林欢,雷曼兄弟总部的一个高管,人手严重不足,只好先暂缓欧洲的事情,将袁天发叫了过来,让孔哲彦去欧洲,和杨蕴和配合处理大众集团的事情。

“如果只是想在摩根士丹利融资这件事情上赚钱,我们没必要和东瀛人合作,如果他们愿意帮我们开拓东瀛的保险和资管市场,那就可以谈……”

“我们接手了雷曼亚洲业务,在东瀛,澳洲,香江等地拥有着非常优秀的业务团队,并不需要三菱日联……”

“但弘毅不是米国公司……”

“总需要三菱给出诚意……”

内部虽然没有统一意见,但还是和三菱日联的负责人聊了聊,对方根本就没有和他们聊战略合作的意思,就是想要弘毅从利益出发,可以有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呢?

“为什么要这样,我们米国的投资不能只从利益考虑。”贺正诚拒绝了与三菱的合作,然而事情的转折与变化远不止于此,米财长保尔森建议大摩约翰·麦克将公司出售给****。

刚刚接纳华盛顿互惠银行部分资产的杰米戴蒙似乎磨刀霍霍向猪羊,想要让摩根家族的两大企业在八十多年重新合并。

****和摩根士丹利是米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因为反垄断法被拆分的,这些年双方的股东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早就不是摩根家族做主了。

作为次贷危机最大的受益者,贺正诚总觉得****像幕后黑手之一,于是打电话询问他对弘毅注资摩根士丹利的看法。

电话里能说什么?电话门事件频传,这么打电话不怕出问题,说不定他们这时候的电话就被重点监控。

问不出什么的贺正诚只好等等看,接受了美联储850亿美元的救助,换取80%的股份,然后那个上任3个月的就被换掉了,新上任的是罗伯特·本默切,一个军校毕业生。

弘毅3亿美元6%的股票稀释成了1.2%,这也就一个开始,很快就用掉了其中的600亿美元,相信下一波的政府救助资金很快就会到账。

的股价涨到了4美元左右,想了想还是卖掉了其中5千万股,套现2亿美元元以减少亏损。

新的上任,或许觉得不差钱了,于是组织了一群人去旅游,又不急着卖友邦了。

国际油价跌到90美元,然后又大幅回调到110美元附近,反正这一波下跌是打破了上升趋势,贺正诚可不相信国际油价还会涨回去。

做空原油的可不止弘毅,据后来的资料显示,全球最大的15家国际投行都在赌油价下跌……

黄金的价格走势有些看不懂,明明是金融危机,作为全球最主要的避险资产,黄金的价格就是涨不起来。

转了一圈后,重新回到了摩根士丹利的谈判桌,中投之前入股大摩,持有了9%的股票,所以弘毅入股计划受到一些人反对。用屁股都知道是三菱日联动手了,不过他们还算有分寸,没有造势,所以这个声音被弘毅注意到后很快就消失了。

贺正诚也和大摩的约翰·麦克,以及总裁詹姆斯·戈尔曼和瓦利德·查玛两个联席总裁,这两个人应该是大摩的储君。

虽然转型成为了银行控股公司,能够接受美联储的援助,但大摩的风险还是非常大,他也想听听大摩想要如何转型。

“我们的重点是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约翰·麦克介绍了詹姆斯·戈尔曼是大摩资管业务的主管,瓦利德·查玛是投行业务的负责人。

对于这样倾向于保守的改革,贺正诚能够理解,资管业务诶,也是弘毅转型的方向,是英雄缩减略同,还是他们无奈的选择?

贺正诚也说起了弘毅对资管业务的欣赏:

“我们其实想过收购花旗银行部分股权,但是如果能够用合适的价格收购路博迈,也就没必要和花旗谈了。”

“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