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3章 异军突起的缤客(1/2)

作者:半楼妖风
去特斯拉转了一圈,没什么惊喜,作为大股东与民同乐人家也不兴这一套,他是大股东,但基本不参与公司的管理,也就是一个大号的投资人。

skye那边还在磨磨唧唧,弗兰克·哈里斯都有些后悔,给自己找了一个爹,杜菲尔德的资历碾压了他,不管是贺正诚还是科斯拉,都更相信杜菲尔德。

两人的股份又发生了变化,调整了公司业绩目标,杜菲尔德和哈里斯两人的股权激励方案目标都是7%,其他人剩下11%。kcb补偿一定的资金,继续持有10%的股份。

方案继续优化中,贺正诚飞到了康州,riceline改名booking,到现在已经风平浪静了,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为了炒作,自导自演了一番,riceline的创始人在媒体痛批贺正诚与现在的管理层,说他们毁掉了riceline的传统……

好吧,这种鬼话没有人相信,但话题还是被他们吵起来,双方你来我往,普及了许多知识:riceline专注于价格,booking专注于服务,服务范围几乎覆盖了全球;被他们收购的猫途鹰从旅游点评开始拓展到了本地服务点评,围绕着旅游发展,kayak则是比价的搜索引擎,还有一个英伦的租车代理公司rentalcars。

到底谁才是booking的创始人,这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摆在了大家面前,当初“自我定价”模式惊艳了整个市场,华尔街为之倾倒,给与了极高的估值,可惜泡沫破灭之后一地鸡毛。

booking的管理层虽然还有很多都是那个时候留下来的,但现在基本都认可了他对riceline的改造,认可了现在的booking。

这一波讨论断断续续的维持了好几个月的热度。让booking缤客公司今年的营销费用增加很多,但效果是显著的,缤客的发展逻辑逐渐清晰起来,下半年开始,普利斯林和缤客的收入出现了大幅增长。更加值得欣喜的是,随着这一波营销,投资人似乎也接受了他们的理念,公司股价突破10美元,市值突破20亿。

缤客的营销发生在谷歌上市三周之后,贺正诚人虽不在,但他确实在米国资本市场小火了一把,开始有媒体把他捧为全球最年轻的投资之神。

你想啊,一个普通的香江人大学毕业后突然爆发,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身家百亿。也有人说这是索罗斯放出的东方巨龙,邪恶终究不能战胜正义。

这些吹捧的话,真不是贺正诚让人安排的,但不妨碍他将这些话传播到东南亚还有日韩等地。随着他的不断成功,索罗斯和欧美资本对亚洲的收割行为也将一次次被提起。这也就算了,一旦这些观点被接受,那些被索罗斯等欧美资本伤害到的国家和人民很容易就能和他达成共情。

不管怎么说,在全球主要市场完成了布局的缤客成为在线旅游市场最热门的公司。有一家的研报这么形容:虽然exedia在米国市场还保持这优势,但缤客已经在战略层面战胜了它,如果缤客的管理层能够保持现在的发展态势,在线旅游市场基本没有悬念了!强烈推荐买入,明年的目标价24美元。

股价翻倍到24美元,对应的市值是43亿美元,贺正诚没想到他们一下子这么看好缤客的发展。他到康州的缤客总公司时,看到大部分员工都充满了干劲,杰夫·博伊德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几乎所有重要的决策都是他做出的,包括专注在机票和酒店预订,贺正诚有理由为自己感到高兴。他这次到公司也没什么事情,就是推动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正式落地,这个计划可以让绝大多数管理层和程序猿都能够享受到公司发展带来的福利。

优秀的战略还需要优秀的执行力,相比起前几年,缤客的员工数量每年都翻倍,虽然大部分都是客服人员,而且没有形成优秀的服务标准,但能够将客户投诉率控制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杰夫·博伊德这个团队的战斗力,确实很不错。

另外,缤客的双总部战略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贺正诚还想推动缤客在香江上市。如何让现在的团队心甘情愿的到香江工作是一个大难题,共同的经济利益是一个很大的纽带。

少纳税就是多赚钱,米国公司的企业税超过35%,香江这里的企业税是16.5%,而且对海外收入不征税,在欧洲可以通过双层爱尔兰模式避税,综合算下来,缤客的实际税负可以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

弘毅资本作为缤客最大的股东(booking的股份前文安排给了家族基金,如果这样做,管理权就在信托公司,隔了一层,这里做了调整)持有4500万缤客股票,持股比例约28%,不过实行股权激励方案之后,总股本增加,弘毅的持股比例会降到25%。

作为缤客的董事长,贺正诚也会参与这次的股权激励计划,将自己的持有的股份增加到1765万股,总股本增加到1.8亿股,他个人持股比例保持在9.8%左右。

处理完缤客的事情,顺带着去夸父对冲基金看了看,梁柏涛负责和考珀·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