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9章 夜会子受(3/4)

作者:言归正传
“王子、王子,”李长寿忙道,“莫要激动,事当从权,不可急躁。

王子方才所言这四条,切中要害,确实是商国如今之弊病,这些弊病积年累月,早已存在不知多久,绝非一两句话就可轻易更改。

但若王子这般有匡扶大商的未来君主,轻易被那些老顽固弄垮,那才是大商国之不幸。

你先祖,可是在天上看着你呐!”

子受面露惭色,对着空中做了个深揖,坐了下来。

李长寿笑道:“既然如此,我也不藏着掖着,为王子和少师敬献三策。”

闻仲喜道:“有您出手,大商稳固矣!”

子受也是侧耳倾听。

他其实对少师如此奉承大史有些不满,稍后这大史若是胡言乱语,说什么让他放弃革新政事的话语,那他立刻转身走人。

却听李长寿缓声道:

“这第一策,就是要稳。

在王子成为国君之前,需争取到朝歌城内外,商人百姓和权贵的支持。

王子必须明白这般道理——你并非大王唯一的子嗣,若大王因商国上下的压力,不得不斩了王子,王位依然有继承者。

说话做主的,永远是王,而非王子。”

子受不由默然。

李长寿又道:

“这第二策,还是稳。

前有‘伊尹流放国君’之事,足以为警惕。

王权并非没有制约,商国王权形成的过程,是以统治身周的文臣武将、权贵诸侯为核心,政令需有人执行,军队需有将率领,王权反受其制。

这一条尤为重要。”

子受思索一阵,问:“可否请大史细说?”

“具体问他就是,”李长寿指了指闻仲,“简单说来,就是你必须先拉拢住大臣、大将,让他们与你一条心,然后再一步步、细微地推动你的变革。

削弱诸侯也好,改奴为民也罢,都需逐步去实现,不可能三五个月就有成效,三五十年都有些勉强。

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大……腿内侧的筋肉!”

子受缓缓点头,对此颇有感触。

李长寿继续道:“军权又是其中重中之重,王子此时必须培养自己能绝对信赖的军中大将,在朝歌城掌握绝对的话语权。

这是一切的基础,也是诸侯畏惧商君的根由。”

“听大史一席话语,受豁然开朗!”

子受眼中满是感慨,对李长寿端杯敬酒。

“莫要急,还没说完。”

李长寿轻笑着端酒回应,笑道:“这第三策,依然是稳。

此稳针对于各大诸侯,以诸侯制约诸侯,该怀柔时怀柔,静等时机、分而化之,此事最为重要。”

子受细细思索,目中渐渐满是亮光。

闻仲又问:“今日之局又当如何解?”

李长寿笑道:“说容易也容易,且还可对子受有利。”

“受,愿闻其详!”

“王子当举仁义之名,绝口不提改奴为民之事,也不要将心底志向流露出去,哪怕之前说过,当有人提及,你就坚决否认。”

李长寿笑了笑,继续道:

“王子可说,大商立国之本在于商人先祖浴血厮杀,战败者之子孙,如何配与商人同起同坐?

当然,这话只是说辞。

王子你要学会自我塑造,分清楚利益关系,稳固住自身嗣子的身份。

这样,你才有实现心底志向的机会。

具体如何发挥,你与少师商量就是。”

闻仲却道:“可,大史,登位前一套、登位后又一套,岂非被人诟病?”

李长寿笑道:“子受可在乎骂名?”

“哈哈哈!”

子受大笑几声,豪气顿生!

“受自幼时便遭毒、遭害、遭落井、遭屋塌,更遭流言蜚语,说我怪命。

骂名,浮云尔。

国欲改革,王当负重!”

李长寿正色道:“但名声也须得注意,这也会影响到政令效果,还会落人口实。

这般,这次就以仁义之名,以武德为由。

王子为何杀那两名将军?

是因王子不屑杀手无寸铁之人,觉得王师不应横征抢掠,这才下令让他们不要掠夺平民。

那两名将军违抗军令在先,需斩之。

以残忍手段迫害弱者,有违武德,抹黑商君之颜面,需罚之。

事情败露后,他们意图煽动军中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