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二章 喜酒(2/2)

作者:徐如笙
王蘅把这事和海氏一说,海氏也悄悄松了口气,两个人这才把心思都转到了喜事上去。

三夫人给过添妆后就去找耿老夫人说话去了,留下王蘅和海氏由周琳陪着,周琳就拉着两个嫂子与自己的几个表姐妹一处说笑。

等到了坐席的时候,三夫人却叫王蘅和海氏去了耿老夫人那儿。

耿老夫人上了年纪,就单独在她的院子给她开了一桌,几家来道贺的上了年纪的老夫人都被送到这儿来了,上了年纪的人虽说爱热闹,可也怕吵,一处坐着说话倒是自在。

耿老夫人对三夫人这个出嫁了的女儿是很疼爱的,对周琳更是视如掌珠,因此对王蘅和海氏也格外客气。

说话间,耿老爷来了,身后跟着一个年轻后生,笑道:“娘,这是孙家的小六,您还记得吗?”

耿老夫人眯着眼睛打量了好一会才道:“是不是那个经常在院子里打枣儿的小六啊?”

那年轻后生行礼,道:“老夫人,您还记得。”

耿老夫人笑道:“怎么不记得,没想到一眨眼都长这么大了。”又亲亲热热的拉着他的手问话:“什么时候来的京城?”

王蘅悄悄问周琳:“这是谁家的少爷?”

周琳拿扇子做遮挡,与王蘅说悄悄话:“是外祖母当年跟着外祖父外放做官时的邻居,都十几年没见了,我听我娘说过,说当时隔壁住着一个念书十分刻苦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他。”王蘅点头,原来是故交。

那边不光耿老夫人,连三夫人也笑着问了几句话。

这个孙成也是个命苦的孩子,父母早逝,跟着祖父祖母过日子,幸好孙家有点家财,也能供得起他读书,可那时候孙家老人都上了年纪,孙成不免不受管束了些,经常在与耿家院子相邻的那个院子打枣儿吃。

有一次为了捡枣,还翻墙过来,耿老夫人见他机灵可爱,不免多照顾了些,后来就提出让他跟着耿家几个少爷一起念书,孙家老太爷老太太自然愿意,孙成就每日过来念书。

谁知孙成聪明的不得了,人又刻苦,把耿家的几个小爷都比下去了,直到耿家回京,这才分开。

如今一眨眼都过去十几年了,这孙成也长成一个翩翩少年,只是不知道有无功名。

王蘅和海氏随三夫人从耿家回来,去给曹氏请安,正好碰到周惠在挨训,周伯清和曹氏坐在上首,周经略和岳氏坐在一旁,周惠跪在地上,却笑嘻嘻的:“祖母,这不都没事了么,我以后会小心的,肯定不会再叫人这么算计。”

曹氏原本还要骂几句,可见儿媳妇孙媳妇回来了,想着给周惠留点脸面,就让他起来了,却对岳氏道:“老二的婚事不能再拖,给他娶个厉害点的,就得要管着他才行,泼辣些也是不怕的。”

岳氏也正愁呢,有曹氏这句话,立刻就答应了。

周惠却苦了脸,又不能直接说自己要娶一个青楼女子,只好任由岳氏去挑选儿媳妇,心里却打定了主意不成亲。

十月二十五,齐家离京,王蘅和周旭去送行,王蘅抱着齐老夫人哭个不停,齐老夫人也舍不得,齐咏在一旁笑着劝道:“祖母放心,有我呢,必定不会叫妹妹受委屈的,等来年真儿成亲,我就护送她回杭州喝喜酒,到时候不又能见着了?”

齐老夫人这才点点头,道:“既如此,可不许给蘅儿惹祸,你的脾气我还不知道,好好照顾好自己,素日就住在你姑父家,不许认识些什么混账朋友去鬼混,也不许胡乱花钱,我把账本也交给你姑父管着了。”齐咏苦着脸,无奈的应承了。

说了好久的话,最后怕耽误了行程这才罢了,王蘅回去了,周旭和齐咏跟着王澜一起却要送到通州码头的。()

s:第一更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